新华网沈阳7月29日电(关溪涓 刘舒)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优则动能足。
【资料图】
当前,辽宁省沈阳市正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在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同时,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不断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用技术集团沈阳机床的工人在车间工作。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高端跃进,系统布局
激活传统产业“新动能”
2月21日,4台重达36吨,16米长、米宽、米高的核主泵变频器在沈阳远大企业集团装箱发运。
“这一设备称之为核电装置的‘冠状动脉’,要求可靠性达到%,意味着10年内不能有非计划停机。”该集团电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此前,我国的这一装置一直受制于海外,历经十年潜心研发,集团实现了产业化应用,首批产品交付使用。
今年4月,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精度移动机器人首次亮相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这款机器人由新松机器人自主研发,主要用于动力电池前工序车间,能输送锂电池原材料,并与机台设备实现全自动高精度对接,目前已应用于多家新能源领域头部企业。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在车间调试蛇形臂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杨青摄
今年以来,沈阳装备制造企业不断加强科研攻关,成绩斐然。
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不能仅仅靠企业发力突围。近年来,沈阳市始终坚持将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通过制定印发《沈阳市高端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以政策支撑,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
今年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完成上半年“双过半”目标任务。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老字号”“新字号”支撑有力,增加值分别增长18%和%。其中,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航空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和%,先进制造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在车间工作。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创新投入,智慧赋能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走进新松公司全球最大的移动机器人装配调试车间,映入眼帘的是“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场景:移动机器人来回穿梭,工业机器人“卖力”焊接,蛇形特种机器人自如伸缩,俨然进入了机器人的世界。
据了解,该公司的“机器人制造数字化管控互联互通工厂”项目,在去年成功入选工信部发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公示名单。
推动工业企业做强做优,智能化转型是重要手段。近年来,沈阳市深入推进上“云”、用“数”、赋“智”,推动制造业向“智造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转子车间内,一身蓝色工装的数控车工马长好,正端坐在工位机前,通过“云网”系统获取当天的加工任务和相关数据文件。发生在沈鼓集团的“智变”,在推动普通车工跻身“数字工匠”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效益的提升。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利润增长%。今年一季度,产品订货量增长%,利润增长%。
为加快为制造业“赋智赋能”,沈阳市聚焦数字化场景应用,出台了《沈阳市支持产业数字化试点示范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推进“评估贯标-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灯塔工厂”制造业企业全生命周期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
截至目前,沈阳市已累计培育省级以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51户,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39项、省级智能制造示范58项。
图为北方重工结构件分厂员工正在吊运圆筒取料机筒体。受访者供图
绿色制造,低碳发展
助力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绿色制造是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聚焦低碳节能,北方重工将目光瞄准在用产品创新助力矿山产业摆脱高耗能现状上。“北方重工的螺旋立式磨机,在同等功率下与传统球磨机相比,可节能30%~50%,产品粒度越小,节能效果越明显。入料粒度最大可达6毫米,出料粒度最小可达毫米,这对我们实现绿色矿山发展有很大帮助。”本溪三家子矿业负责人说。
据悉,目前北方重工已研发出第二代轻量化螺旋立式磨机,能耗近一步降低,并具备生产世界最大规格4500匹马力(约3300千瓦)装机功率的螺旋立式磨机的能力。
在北方重工的装配车间里,定尺剪产品正在紧张装配中。受访者供图
眼下,一场“绿色革命”正在沈阳掀起,越来越多的沈阳企业将绿色发展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立足之本。
在工信部认定的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沈阳共有11家企业入选绿色工厂,1家企业获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设计产品双料荣誉。
此外,为推动企业树立绿色低碳、节约优先意识,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和装备产品供给,沈阳市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业领域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持续发力。
截至目前,沈阳市累计培育国家级、省级绿色制造单位53项、178项,华晨宝马成为辽宁省首家国家级绿色制造三个单项满贯企业;推动实施节能改造项目200余个。